#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今天要推薦的書是 時報出版 的 《 #我們為什麼要上街頭 》,原本昨日要和巴奈和林飛帆在書展一起談談這本書,因疫情取消。在這裡附上我的序和黃之鋒在被逮捕前夕所寫下的序言,盼公民的力量永遠都在直接行動中讓政權正視問題、進而改變!
#國際書展 #閱讀 #防疫優先 #全民看書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改變從你開始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性別運動者 呂欣潔
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美國運動者(Activist)的歷史故事,更是給所有想要透過公民行動來改變社會的行動者們一個絕佳的工具引導手冊,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場域,想要進行改變,坐而言都不如起而行,麗莎的經驗更是讓我們知道,「直接行動」對於改變的重要性。然而,我認為這本書更凸顯出,促使改變那些行動並不是單純憑著衝動或情緒(縱然促使我們起身行動改變的往往都是那些痛苦或悲憤的情緒),更應審慎的思考與評估,來擬定如何成功的策略。
本書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之處,其實反而不是那些高潮迭起的抗議故事,而是那一個個組織人們的細緻過程,以及各種製作抗議工具的微小步驟與縝密的抗議戰術選擇介紹。當我在十七年前加入運動(movement)時,我從未如此有系統的了解這些從事「運動者/行動者」的知識與教學,如果我能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就學習到這些技能,或許在這條漫漫的運動路上,我可以減少許多徬徨不安的時刻。
雖然台灣已然走到看似非常民主自由的今日,但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中,我們都知道自由、民主、人權並不是永久不變的,保守勢力永遠都蓄勢待發守在一側,等待著反撲的機會,我們做為正義與人權的信仰者,永遠都需要準備好去面對可能會反身壓迫我們的強權/掌權者。所以請好好閱讀本書,找到你/妳的行動,在這個社會需要你/妳的那一刻,起身改變吧!